首页 >> 师资队伍 >> 在职教师 >> 教授 >> 正文  
张良福
2021年12月06日 17:24   点击:[]

个人简介:

张良福,1965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博士。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海南省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教育背景

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获本科学位。

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中国外交专业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职读博士),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1年7月至1996年12月,世界知识出版社《世界知识》编辑部,编辑兼记者。

1997年1月至1999年8月,外交部亚洲司,二等秘书(副处级),负责涉海洋问题外交事务工作。

1999年8月至2001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大使馆,二秘,负责涉南海问题调研。

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一等秘书(处级),负责国际问题、涉海问题研究与调研、外交谈判工作。

2003年6月至2009年3月,外交部亚洲司,一等秘书,负责涉南海问题调研和谈判。

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一等秘书,负责涉南海问题调研与谈判工作。

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政策研究室(能源经济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担任宏观形势研究处处长,主要从事国际能源形势研究和南海油气勘探开发战略研究。

2014年11月至2019年8月,中海油研究总院规划研究院(中国海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工作,任规划研究院能源经济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国际能源形势、能源安全研究、南海油气勘探开发战略规划研究。

2019年9月起在海南大学法学院工作,并担任海南省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此外,还兼任中国海洋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南海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研究分会副理事长。


合著或参与撰写有关中国外交政策的专著: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合著,第二作者,新世界出版社1992年出版)

《和平外交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著,第二作者,青岛出版社1993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合著,第二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联合国遭逢挑战》(参与撰写部分章节,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出版)

曾参与《世界知识年鉴》《中国外交大辞典》《中国外交概览》《中国外交白皮书》等书的编写工作。


出版涉海问题专著:

《南沙群岛大事记(1949--1995)》,海洋出版社1996年出版

《中国与邻国海洋划界争端问题》,海洋出版社2006年出版

《南海万里行:在南沙群岛巡航的日子》,海洋出版社2006年出版

《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管辖南海诸岛百年纪实》,海洋出版社2011年出版

《聚焦中国海疆》,海洋出版社2013年出版

自2010年至2017年,参与撰写由中国南海研究院和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安全研究中心共同策划的《南海地区形势评估报告》年度报告。

主编南海百年风云人物系列《两广总督张人骏》、《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海洋出版社2016年出版


在国内学术期刊和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试论南沙群岛领土主权争端的由来.现状和展望》(1991年8月向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的'南海诸岛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收录在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编的<<南海诸岛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一书中)

《南沙群岛领土主权争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报告》,1991年第3-4期)

《南沙群岛领土主权争端的由来.现状和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亚太资料>>1991年10月12日第42期)

《南沙局势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亚太资料》1992年4月13日第15期)

《历次“处理南中国海潜在冲突”非正式讨论会述评》(《国际政治研究》1995年第1期)

《维护各国海洋权益,确立新的国际海洋新秩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世界知识》1996年第13期)

《从海洋新秩序说到海洋经济时代》(《北京支部生活》1996年第8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南海问题》(高之国等主编《国际海洋法的新发展》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216页)

《对南海问题研究的若干思考》(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动态》2005年第2期总第123期)

《中国政府对钓鱼岛主权争端和东海划界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政策》(《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8期)

《中国与海洋邻国初步建立新型渔业关系》(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海洋政策与法律中心《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第2期,第42-63页)

《关于争议海域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问题》(高之国等主编《国际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海洋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205页)

《中国,替代美国守卫霍尔木兹海峡?——悄然变动的国际能源格局》(《世界知识》2012年24期)

《能源运输管道:流动着的不仅仅是油气》《油气流向变化,带来了太多改变》《能源进口四大战略通道格局将初步形成》(《世界知识》2013年05期)

《中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现状与对策建议》(“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推进海军建设发展”全军性理论研讨会论文)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西沙、南沙群岛处理问题----从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分析西沙、南沙群岛主权属于中国》(《中国国际法年刊2015》,第81-109页)

《南海地区公共安全产品与服务领域合作战略初探》(《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6年第2期,第54-64页)

《中国政府收复西沙、南沙群岛纪实(上)》(《世界知识》2016年12月1日第23期)

《中国政府收复西沙、南沙群岛纪实(下)》(《世界知识》2016年12月16日第24期)

《南海海洋权益维护的法律和体制机制保障问题研究——以油气开发为突破口》(《南海法学》2017年6月第3期)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涉海法理维权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国际法研究》2019年第3期)

《中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若干理念与原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年第3期)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路径选择》 (《中国海洋报》(2019年6月4日理论版)

《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海洋报》2019年7月16日理论版)

《国际海洋秩序的主导因素:规则还是实力?》(《世界知识》2019年12月1日第23期)

《疫情之下,美国继续在南海兴风作浪》(《世界知识》2020年6月1日第11期)

《新版政策声明撕下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伪装》(《世界知识》2020年8月16日第16期)

此外,2009-2012年在《世界知识》杂志开辟“蓝色呼唤”专栏,以笔名“江淮”发表50多篇中国海洋问题述评。还曾应邀担任《法治周末》特约撰稿人、《凤凰评论》特约评论员。


联系方式

邮箱地址:994288@hainanu.edu.cn

liangfu_zhang@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