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法律诊所
伴着忙碌和充实,这一学期的法律诊所课程已经接近尾声。我作为这门课程的成员,真的有些舍不得离开这样的课堂。回顾逝去的日子,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不同以往的收获:老师们引导式的授课方式,理论与实践在这里充分结合,同学们围坐在一起与老师同学互相讨论案例。那份积极向上认真学习的态度比以前任何一门课都要强。在值班室与同学一起值班等待当事人来电、来访时的那种紧张又兴奋的感觉,只有在这样别具一格的课堂中才会有。我相信,这门诊所教育课是我学习生涯中最难忘、最让我有学习干劲的课。
其实关于诊所的情况在我大二时就已经从04级学长那里了解有关诊所是怎样一门课的详细的介绍。可惜,大三上学期报名时,由于信息渠道的障碍我没有获得报名时间的通知。但是幸好,下学期还有诊所课程,于是我早早写下了申请书压在桌面上,一有通知我就第一个报了名(呵呵)。回首诊所招生时,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时的情形。80多个人报了法律诊所这门课,同学们都早早的来了。虽然我连午休都没睡,准备了一个中午,但由于我是第一个面试的人,根本不知道,老师会如何问,所以面试时我紧张的不行。所幸,我还是如愿以偿的成为第七期法律诊所的学员。
我周围的同学有很多都是上一届诊所的学员,通过他们我更深入的了解诊所的工作流程。在这个课堂上,老师是被动的讲授,而学生们确实在课堂上发挥着主要作用,换句话说,学生们在课堂要积极主动的带动老师,老师只是在课堂上起到消极的指导和在必要时指点一下的功能。这样一门与众不同的课程,给我们带来全所未有的活力和动力,当然也有压力。同学们通过在诊所值班室接到的来电、来访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带到课堂中,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分析,找出解决的最好方案,老师在适当的给予我们思维和实际办案时的技巧,使我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知识运用度。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以最好的状态来学习,无论课上、还是课下。
我到现在都记得第一节课时的情景,大家很早就到会议室,就为了抢到一个好位置,我们把圆桌围得是水泄不通,竖起耳朵听老师讲课,生怕漏掉哪个重要部分。
第一节课是叶英萍老师讲的,教我们如何接待当事人,以及如何陈述、复述案件及做好接待笔录。在此之前,我根本没想到和当事人交流也是需要技巧的,听了老师的讲解,我的大脑中才渐渐有了一点概念:学会引导当事人,在当事人繁琐混乱的语言里如何获得有用信息,自己陈述案件时要条理清晰等等。在以后的课堂中,冯生成律师教我们如何分析案件,告诉我们思维要跳跃,当民事诉讼走不通时就要转换思维,看看行政诉讼可不可以……可惜的是冯律师的课太少了;李方老师讲到了办案规则和技巧,证据的收集、使用及开庭的具体程序;海南省司法厅处长郑学海给我们上了一堂律师制度和律师职业道德的课,是我们懂得诚信对于律师是多么的重要;赵振华老师针对我们的案件告诉我们从何下手分析案件及他长期积累的办案技巧----案子一定要做细;董万程老师讲述了谈判技巧和调解的有关内容,这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我们通过模拟的谈判深刻的掌握相应的技巧;张卫老师指导我们英美法的模拟审判,形象的告诉我们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庭审的不同。这些课程中有好多都是我以前从未了解到的,但是我坚信,这次的法律诊所的学习为我以后从事法律工作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在这学期的诊所学习中,我们小组代理了一些案件,我和其中一位组员还有了一次出庭的经验。这些代理是我深刻的明白到作为律师能帮助别人的高兴和无奈:(1)、好多当事人由于法律意识的薄弱,许多有利于他们的证据都无法取到,让我们想帮助他们都无从下手;(2)、还有一些当事人明显不信任我们,经常背着我们,做一些自认为有用,实际上使案件更加陷入僵局的事,比如一件明明是房屋确权纠纷,当事人却自认为是遗产纠纷,一直问为什么得不到房屋,实际上她自己把案件的性质改变成遗产纠纷,使案件最常的诉讼时效都过了,当然无法胜诉,可惜这位当事人不相信我们,自己给高院写上诉状……(3)、办理一个案件是需要正反思维互相作用的,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你就要考虑另一种思维。
由于我们都是免费帮人代理的,所以大部分当事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对我们国家的法律了解的实在太少了,以至于当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他们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应对,以至于许多有利于他们的证据和条件都无法得到利用,我真的感到很遗憾。
诊所课程已经接近尾声,心里却总是不想面对事实,真的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加类似的课程。在此,再次感谢给我机会进入诊所学习的老师们,是你们让我在大学四年的学习里有了一次如此刻骨铭心的学习经历,还要感谢给我帮助的同学们,使我越过苦难一直向前!学习无止境,我将谨遵教诲,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