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蛟龙”再探海 今天(注:7月11日)清晨,“蛟龙”号返回厦门停泊,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一航段圆满完成。在南海的10次下潜后,“向阳红09”船满载而归。 下潜好运气,次次有惊喜 “我们的团队干得太棒了。”航次现场总指挥刘峰今天说,“第一次就发现了冷泉;每次下潜都有新东西,都有惊喜。” 实际上,“蛟龙”号刚到达南海海域时,天气不算太好。做了几次常规调查后,母船就返回厦门避风。第二次抵达冷泉区,“蛟龙”号从6月17日开始连续4天下潜。而以往海试,最多也就是连续两天下潜。 这个冷泉区的视频,台湾科学家曾经拍到过。大片的贻贝和毛瓷蟹引人遐想。“蛟龙”号第一次下潜就找到了这个区域,更观察到了蜘蛛蟹等新奇生物,真是意想不到的顺利。 第二、三、四次下潜,每次回到甲板,得到的宝贝都令人惊叹。毛瓷蟹和贻贝相比之下不算什么了。比如说,第二次下潜抓到了蜘蛛蟹,观察到了奇怪的“石笋阵”;而第三次下潜就获取了实际是玻璃海绵的“石笋”。 在海山区,“蛟龙”号将铁锰结核、火山岩石收入囊中。生物学家们本无比冷泉更高的期待,居然得到了多样性不输冷泉的大型生物,且一次比一次多。 第10次下潜,“蛟龙”号试图探索新的冷泉区未果。但就在这次下潜,“蛟龙”号创造了6.6公里的近底航行距离纪录,让潜航员对“蛟龙”号远航能力充满信心。 样品数量多,科学意义大 这次南海之旅,是科学家首次借助中国潜器,近距离探索和发掘中国深海的奥秘。而科学家们随同下潜之后,都表示庆幸。“几次下潜的收获,让科学家很满意。这一点我从他们的表情上能看出来。”刘峰说。 首先,“蛟龙”号在1200米深找到了一个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冷泉生物繁盛区。在这个区域,“蛟龙”号捕获了上百只贻贝和毛瓷蟹,还有蜘蛛蟹、多毛类、各种虾类和贝类,以及冷泉区特有的碳酸盐岩。 对于海洋地质学家,捕获的一块正在生长的“烟囱”状碳酸岩,很有助于理解冷泉生长的过程。 而形似纯白石笋的玻璃海绵,更是生物学家以往所没有见过的。这种海绵跟一般的深海海绵结构有差别,很可能是适应冷泉生态的独特种。 在海山区,不仅收获了火山岩石、金属结核,而且捕获的多种奇异的生物更是让国内顶尖的海洋生物学家李新正感叹:“没有见过图片,也没有在文献上读到过。” 接下来,生物学家将对各种“海怪”进行基因检测,确定它们是否是从未发现的新种。另外,还会研究附着于贻贝和毛瓷蟹的多毛类与菌类,来了解独特的冷泉共生方式。 而地质学家则通过分析岩石、沉积物、海水样品,一方面了解冷泉的生灭兴衰规律,一方面通过探索火山历史去推测南海地质演变。 潜器状态佳,保障能力强 从6月17日第一次下潜,“向阳红09”船上的团队,始终保持紧凑的工作节奏,最终提前完成“8+2”的任务。在冷泉区连续4天下潜成功,为后面的任务争取了时间。 “向阳红09”船有两次“转场”,船赶在天黑前收起潜标,连夜赶向下一个工作区域,得以在第二天下潜。 “‘蛟龙’号连续4次下潜,这不仅证明潜水器技术状态稳定,性能优越,而且说明我们的技术保障队伍的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刘峰说。 “这一次,我们的团队基本做到了头一天决定下潜,第二天就能潜下去。”刘峰说,“以前海试就没有这种把握,面对临时出现的故障,现在能做到很快检测出来,很快解决。” 这次要试验的长基线定位系统,开始也有故障。但在后来的下潜中有良好表现,其定位误差大多数时候在一本书的大小之内。 “根据现在的数据,‘蛟龙’号静止状态下,长基线定位系统的方差只有2厘米。”刘峰说。 通过实验,“蛟龙”号现在已经有了两套定位系统配合:更精准的长基线,以及更稳定和经济的超短基线。 “蛟龙”号的定向定深自动航行系统,也被证明值得信赖,在第10次下潜中,依靠这一系统连续航行4公里。“假如没有它的帮助,我很难完成这么长时间的操作。”潜航员唐嘉陵说,“‘蛟龙’号能够航行这么长距离,说明它性能优越。”取样机械臂和高清影像系统,也在应用中表现出色。 “随‘蛟龙’下潜的体验令人难忘。我们想要做的任务,它基本都能做到。”航段首席科学家周怀阳说。//www.hainanu.edu.cn